你认为什么人群更容易抑郁,成人或是小孩呢?事实上抑郁不是成年人的专利,儿童也抑郁。在8-16岁中小学生中,抑郁的检出率为34.57%,甚至比成年人的抑郁发病率都要高。
儿童没有成人的工作压力、经济压力等,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们抑郁呢?有研究发现,儿童患抑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原生家庭的歧视或虐待、不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,家长期望过高、越少同伴交流、一些身体原因或者家庭不幸等。上述原因都会导致孩子出现抑郁状态,甚至抑郁情绪。
家庭因素方面对抑郁主要有以下影响,家族中曾经出现过抑郁病史,与没有抑郁家族史的孩子相比,患上抑郁症的概率会增加。血缘关系越近,概率越高。
有研究对家庭关系和儿童抑郁的关系做了研究,发现夫妻关系不好或者离异,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,容易让孩子患上抑郁症,“重男轻女”的家庭氛围,容易给女孩儿带来创伤。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,女生的抑郁比男生稍高一些。
有研究发现,抑郁症能够遗传,并且遗传的概率很高,当父母一方有抑郁病史,孩子更容易患上抑郁症。
父母的关系以及教养方式也是引起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之一。父母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会导致孩子抑郁。对孩子们来说,父母是自己最亲密的人,也是在成长过程中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,在儿童阶段,父母的影响着孩子的一生,尤其是母亲给孩子的影响比父亲可能更加重要。
在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有专家提出,中国目前约有20%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,其中4%为临床抑郁,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。
儿童因为年龄、经济、智力等多方面因素,即使表现抑郁、甚至向父母释放出抑郁的信号,常会被大人忽视或不理解。孩子很多负面的言语或者行为,会被家长忽略,或是直接呵斥教训孩子,将孩子的话当成玩笑。
成人抑郁症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,然而最需要关注的儿童时期,他们的抑郁症却往往被广大家长和教育者所忽略,从而不恰当地归结为情绪问题或者思想问题,因此为了儿童能更好的成长,家长除了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,还应该通过怎样的措施预防和处理呢?
1.多和孩子沟通
家长应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,多考虑孩子的感受,也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,而不只是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,是不是生病等,而忽略了情绪方面的感受。
2.良好的家庭氛围
长期生活在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孩子,心情愉快,兴趣广泛,性格开朗,喜欢交际,他们的自身器官发育和新陈代谢良好,生活休息有序,加之适度的体育锻炼,体质会不断增强。
相反,长期生活在不良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孩子往往会过度焦虑、心情压抑、自我封闭、思维不灵活,甚至会存在心理障碍,由此会造成孩子饮食不足、思维不灵活、身体各部的机能不能发挥最佳水平,影响身体发育。
3.多给孩子一点赞扬
多给孩子一点赞扬,营造宽松的学习空间,能使孩子的思维顺畅,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;父母的经常关心、启发和各种形式的激励,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,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。给与孩子适当的表扬,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,从而使智力和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,培养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