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两年最火的一只小粉猪,无疑就是小猪佩奇。《小猪佩奇》为什么能赢得亿万中国孩子的喜爱?有人认为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让人认同的家庭生活,这个家庭里有温和的妈妈、宽厚的爸爸,以及和谐的姊妹关系,同时父母很相爱。
这部动画的教育意义不只是在教育孩子,也包含着对父母的指导,怎样才能形成大家认同的家庭氛围,是需要我们从中学习的,那让我们通过上帝视角来看小猪佩奇,同时学习一下吧。
1好的教育需要一个情绪平和的妈妈
对于已是成人的我们来说,我们会更愿意和情绪稳定的人做朋友,更何况是小朋友呢。佩奇的妈妈从来不生气,永远是和蔼可亲的样子,遇事从容面对,即使有不高兴的时候,也只是那么一小会儿,连大声说话都不会有。在剧情很多方面都能看到,比如佩奇喜欢跳泥坑,满身污泥,妈妈只会轻轻地说“只是些泥而已”,并不生气,所以这种温和的批评反而更有力量,也使每次佩奇都会及时认识到错误并道歉,也总能换来妈妈的谅解。
在教育孩子方面,猪妈妈坚持原则,但偶尔也会允许打破规则,给家人制造一些乐趣。
现实生活中的家长,动不动因为孩子的作业不好或者奇思异想,而感到焦虑、紧张,有的甚至因此被孩子气出了疾病,在对自己情绪和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时,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,如这样会使孩子处于害怕、恐惧的情绪之中,并伴随着安全感缺失。由此可见,在家庭教育中,情绪平和的妈妈是多么的重要。
2对孩子合理的期待
孩子有自己成长的过程,但是现代家长却很着急,迫不及待的希望他们能长成自己期望的样子。猪爸爸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。比如乔治的恐龙丢了,猪爸爸没有责怪他,而是帮着一起找,先发现了恐龙也没有说,而是引导乔治自己去发现,然后大方地称赞:“干得好,你真是个出色的侦探!”
孩子毕竟是孩子,父母没必要跟自己的孩子较劲,放手让他们去“赢”,这种胜利的喜悦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最好方式。
教佩奇滑冰的时候,佩奇第一次滑冰就摔到了,沮丧地说“我再也不滑冰了”,猪爸爸这时候没有只是告诉佩奇要勇敢,而是用自己的摔倒来告诉佩奇,大人也会摔跤,摔跤并不可怕,重新站起来就好。
现实中,很多父母并不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期待,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,认为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。但是却忘了,在孩子小的时候,孩子的自信以及探索世界的精神,都需要家长提供相应的支持,或许是精神的,或许是物质的。
3良好的夫妻关系
猪妈妈生日这天,猪爸爸专门给她放假,让她出去玩。猪爸爸自己则和孩子一起为猪妈妈准备神秘的礼物,做饭、做蛋糕,经过一天的忙碌,最后礼物却是猪爸爸和猪妈妈的单独约会。
看着爸爸妈妈穿戴一新,愉悦的去赴浪漫的约会,孩子心里也会埋下一颗爱的种子,这对他们未来自己建立家庭提供了一个模仿的范本——父母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相爱。现实中,嗯哼在杜江和霍思燕的相处中,学会了怎样表达自己的爱,也学会了怎么去爱别人。对于孩子来说,爸爸妈妈恩爱,才会给他们最大的安全感。
而夫妻关系不好,会让孩子安全感受到破坏,同时,也不利于孩子未来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。
4适度称赞孩子
猪爸爸猪妈妈时常把“做得好,佩奇!”“做得好,乔治!”之类的称赞语挂在嘴边。不仅是对孩子,猪爸爸和猪妈妈之间也经常互相称赞,如“做得好,猪爸爸!”“说得好,猪妈妈!”这类话语在剧中也不少见。
让孩子常处于夸赞与表扬的氛围中,会让孩子建立自信,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身边的事情,用鼓励、赞赏的方式让孩子去认识世界、探索世界,会激发孩子的乐观的特质、探索精神和对生命的热情,他们会更愿意积极的面对这个世界,将来也会获得更多幸福。
5责任的重要性
对于小朋友来讲,责任或许家长不会那么重视,认为孩子还小,而《小猪佩奇》则告诉了我们另一种方式也是不错的。猪爸爸眼镜不见了,猪妈妈会让佩奇帮助猪爸爸找眼镜,佩奇一家去海边度假的时候,猪妈妈让佩奇帮忙看看,别落下什么东西,虽然都是小事,但是对刚开始培养责任感的孩子来讲,却已经足够了。
当大人把一些工作教给孩子,他们会觉得自己被重视、被信任了,尽管他们不一定会做得很好。但是赋予孩子一定责任,胜过给孩子提要求。有时候,他们可能会发挥出你想象不到的潜力。
6父母的陪伴
陪伴并不只是相处在同一个空间,猪爸爸和猪妈妈花了大量时间来陪伴两个孩子的成长,跳泥坑、吹泡泡、放风筝等,佩奇和乔治有丰富的课余生活,其实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陪伴。
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这个过程需要爱,爱的给予和支持是相互的。家庭教育在每一天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孩子的心灵。每一次生病时父母的照顾,每一次失败时的支持和鼓励,孩子都会记得,因为这些都是爱的痕迹。
我们陪伴孩子成长,孩子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,陪伴孩子的过程,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