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月
17
2019

常常感到抑郁的人,往往害怕做自己。有的人依赖、附属,害怕变成独立的自我,心甘情愿把自己交出去,任凭别人摆布,质疑自己的处世能力,没有归属感,没有安全感;谦虚,息事宁人,无私忘我,有同情心,感同身受;忍耐力超强;卑微,从不要求什么;服从,配合度很好,乃至于牺牲自己,夸张者奴颜卑膝;害怕被孤立、分离、抛弃、不被保护和寂寞。

这种人的核心特征就是:不敢做自己,不敢发展自我,不敢满足自我的要求,忽略自我的价值,处处以别人为中心。这样的人常常致力于保持和别人的亲密关系,为了保持这种亲密感觉而不断地奉献和付出,一旦亲密关系发生变化,往往会感到非常痛苦难受。

73.jpg

对他们的童年经历进行分析,往往会发现,母亲的两种行为和这样的性格特质常常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:

1、过分的溺爱。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,孩子没有机会独立成长,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形成依附他人的行为习惯,事情都由别人去做,我只要依附着,附和着就可以了。

2、冷酷的拒绝。也许孩子的出生不符合母亲的心愿,也许父母关系不甚和谐,在孩子需要母亲时,母亲往往会冷酷地拒绝孩子的要求,令其感到自己是如此的多余,完全是一个累赘。内心的罪恶感开始生发,把自己的需求埋藏在心底,从不提出任何要求。

总而言之,他们缺乏将自己发展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机遇,只能以他人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,只有为他人着想,才有自我的存在感。看起来美妙无比的利他行为,对抑郁者却如同包着糖衣的慢性毒药,内心受着无比煎熬,却无处倾诉。

要想改善自己的性格,从害怕做自己的困境中走出来,摆脱抑郁情绪,就要敢于对外界说“不”,勇于满足自我的需要,乐于发展自我的独立人格。具体来说,要认识到人和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相对独立的两个完整的人身上的,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成为一种附属,每个人都有必要发展自我,通过发展自我得到外界的认可,从而建立正常健康的关系,而不是通过取悦他人,通过时刻为他人着想,甚至时刻放弃自我的利益,去得到他人的认可。

如果想要值得别人喜爱,那就要做一个具有个人魅力的独立而又完整的人,所以从现在开始,您可以问问自己,这是我想要的吗?还是我为了别人在牺牲自己呢?学会拒绝,学会发展自我,你会发现其实大家并没有真的因此而不喜欢你,甚至有的人会更加喜欢你,对于那些因此而从你身边溜走的人,或许他们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朋友。只有做自己,才能够让自己远离抑郁,找到自己的真朋友。

重庆浩歌科技有限公司 版权所有 2017-2027 渝ICP备17003008号

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3767号

重庆市渝中区企业天地7号楼